古今小編
星/期/四
一起來讀一段茶書
抄《心經》一度成為一種潮流,漸漸地,抄《茶經》也在茶圈子里流行起來。無論是為了曬朋友圈也好,還是真的想要修行,讀書、寫字終歸是好的。
作為茶人,《茶經》不可不讀。
不要被古文嚇到了,《茶經》全文共十章,僅7000余字,讀來并不困難。今天選讀的是第一章,小編特地整理了原文、譯文和注釋,供大家參考。
原文,可朗讀、抄寫、背誦。
譯文,可通曉大意、主旨。
注釋,可精讀、琢磨。
一之源
茶者,南方之嘉木也。一尺、二尺乃至數(shù)十尺;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,伐而掇duō之。其樹如瓜蘆,葉如梔子,花如白薔薇,實如栟bīng櫚 lǘ,蒂如丁香,根如胡桃。
其字,或從草,或從木,或草木并。其名,一曰茶,二曰槚jiǎ,三曰蔎shè,四曰茗,五曰荈chuǎn。
其地,上者生爛石,中者生櫟lì壤,下者生黃土。凡藝而不實,植而罕茂。法如種瓜,三歲可采。野者上,園者次。陽崖陰林,紫者上,綠者次;筍者上,芽者次;葉卷上,葉舒次。陰山坡谷者,不款項堪采掇duō,性凝滯zhì,結瘕jiǎ疾。
茶之為用,味至寒,為飲最宜。精行儉德之人,若熱渴、凝悶、腦疼、目澀、四肢煩、百節(jié)不舒,聊四五啜,與醍tí醐 hú、甘露抗衡也。采不時,造不精,雜以卉huì莽,飲之成疾。茶為累lěi也,亦猶人參。上者生上黨,中者生百濟,新羅,下者生高麗。有生澤州、易州、幽州、檀tán州者,為藥無效,況非此者!設服薺qí苨nǐ使六疾不瘳chōu。知人參為累,則茶累盡矣。
第一章:茶的起源
茶,是我國南方的優(yōu)良樹木。它高一尺、二尺,有的甚至高達幾十尺。在巴山、峽川一帶,有樹干粗到兩人合抱的,要將樹枝砍下來,才能采摘到芽葉。茶樹的樹形像瓜蘆,葉形像梔子,花像白薔薇,種子像棕櫚,果柄像丁香,根像胡桃。
"茶"字的結構,有的從"草"部(寫作"茶"),有的從"木"部(寫作"[木茶]"),有的"草""木"兼從(寫作"荼")。荼的名稱有五種:一稱"茶",二稱"槚",三稱"蔎",四稱"茗",五稱"荈"。
種茶的土壤,以巖石充分風化的土壤為最好,今有碎石子的礫壤次之,黃色粘土最差。一般說來,茶苗移栽的技術掌握不當,移栽后的茶樹很少長得茂盛。種植的方法象種瓜一樣。種后三年即可采茶。茶葉的品質,以山野自然生長的為好,在園圃栽種的較次。在向陽山坡,林蔭覆蓋下生長的茶樹,芽葉呈紫色的為好,綠色的差些;芽葉以節(jié)間長,外形細長如筍的為好,芽葉細弱的較次。葉綠反卷的為好,葉面平展的次之。生長在背陰的山坡或山谷的品質不好,不值得采摘。因為它的性質凝滯,喝了會使人腹脹。
茶的功用,因為它的性質冷涼,可以降火,作為飲料最適宜。品行端正有節(jié)儉美德的人,如果發(fā)燒,口渴,胸悶,頭疼,眼澀,四肢無力,關節(jié)不暢,喝上四五口,其效果與最好的飲料醍醐、甘露不相上下。但是,如果采摘的不適時,制造的不精細,夾雜著野草敗葉,喝了就會生病。茶和人參一樣,選用起來非常復雜,產地不同,質量差異很大,對人的影響也不相同。上等的人參出產在上黨 ,中等的出產在百濟、新羅,下等的出產在高麗。出產在澤州、易州、幽州、檀州的(品質最差),作藥用,沒有療效,何況還有不如它們的呢!倘若誤把薺苨當人參服用,將使疾病不得痊愈,明白了對于人參的比喻,也就能了解到茶的種類、產地、品質與功效之間的關系了。
茶者,南方之嘉木也。一尺、二尺乃至數(shù)十尺;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,伐[伐,砍下枝條]而掇[掇,拾揀]之。其樹如瓜蘆,葉如梔子,花如白薔薇,實如栟櫚[栟櫚,棕樹],蒂如丁香,根如胡桃。[原注:瓜蘆木,出廣州,似茶,至苦澀。栟櫚,蒲葵之屬,其子似茶。胡桃與茶,根皆下孕,兆至瓦礫[下孕,在地下滋生發(fā)育。兆,裂開,指核桃與茶樹生長時根將土地撐裂,方始出土成長。],苗木上抽]
其字,或從草,或從木,或草木并。[原注:從草,當作“茶”,其字出《開元文字音義》。從木,當作“[木茶]”,其字出《本草》。草木并,當作“荼”,其字出《爾雅》]其名,一曰茶,二曰槚[槚:讀音jia,本為楸、梓類的美木,借指為茶],三曰蔎[蔎:讀音she,《玉篇》:“蔎,香草也”。清人段玉裁認為應是草香,借指為茶],四曰茗,五曰荈[荈:讀音chuan。茶樹老葉制成的茶]。[原注:周公云:槚,苦荼?!睏顖?zhí)戟云:“蜀西南人謂荼曰蔎。郭弘農云:“早取為荼,晚取為茗,或曰荈耳?!盷
其地,上者生爛石,中者生櫟壤[原注:櫟字當從石為礫],下者生黃土。凡藝[藝,指種植技術]而不實,植而罕茂。法如種瓜,三歲可采。野者上,園者次。陽崖陰林,紫者上,綠者次;筍者上,芽者次;葉卷上,葉舒次[葉卷上,葉舒次:葉片卷者為初生故其質量好,舒展平直者質量次]。陰山坡谷者,不款項堪采掇,性凝滯,結瘕疾[性凝滯,結瘕疾:凝滯,凝結不散。瘕,腹中腫塊]。
茶之為用,味至寒,為飲最宜。精行儉德之人,若熱渴、凝悶、腦疼、目澀、四肢煩、百節(jié)不舒,聊四五啜,與醍醐、甘露[醍醐,酥酪上凝聚的油,味甘美。甘露,古人認為它是“天之津液”。]抗衡也。采不時,造不精,雜以卉莽[卉莽:野草],飲之成疾。茶為累[累,復雜]也,亦猶人參。上者生上黨[上黨:唐時郡名,治所在今山西長治市長子、潞城一帶],中者生百濟,新羅,下者生高麗[高麗:應為高句麗,唐時位于朝鮮半島上的小國,即今朝鮮]。有生澤州、易州、幽州、檀州[澤州、易州、幽州、澶州:皆為唐時州名。治所分別在今山西晉城、河北易縣、北京市區(qū)北、北京市懷柔縣一帶]者,為藥無效,況非此者!設服薺苨[薺苨:一種形似人參的野果]使六疾不瘳。知人參為累,則茶累盡矣[六疾,指人遇陰、陽、風、雨、晦、明得的多種疾病。瘳,痊愈]。
------END------
關注我們,訂閱更多茶行業(yè)資訊